服务热线
日期:2016-03-04浏览:3587次
展览馆、博物馆出入口管理要靠谁---通道闸机
近几年随着各种文物被盗新闻播出,如今展览馆、博物馆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年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做客某视频访谈节目时谈及院内安防话题表示,故宫2016年将进一步提升安防系统。不仅是故宫,现如今随着对文化知识魅力与价值提升,博物馆安全得到进一步重视,各地对博物馆安防将都提出明确要求,借助互联网科技的力量,博物馆安防建设也与时俱进。
故宫博物院:物品一旦被移动就会报警
故宫博物院内展、藏品众多,价值连城,“如何安防”成为网友关注话题。针对此,单霁翔称,故宫明年将进一步提升安防系统。“我曾经说,*安防系统zui强的博物馆无疑是故宫,像我们的中控室,有65面大屏幕、1500个摄像头。”“故宫太大了,死角太多,所以我们现在做安防的全时空覆盖。在现在的基础上,再覆盖一层高新技术,形成物联网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故宫每一个藏品或展品,一旦被移动就会报警。任何空间,游客一旦触摸展品都会有报警提示。此外,故宫门上都安流量统计系统。总之,监控会更加全面、准确。”单霁翔说道。
上海博物馆:启用人脸识别系统
上海博物馆于2013年投放使用的视频人脸识别系统能够在参观者无感知的情况下自动采集其参观信息,提升博物馆安防水平。上海博物馆保卫处负责人吴敏伟介绍:“这种事后追踪的方式显然是比较被动的。博物馆更应该做好事前的预警工作。根据*观察经验,盗贼一般作案前都会进行多次踩点。视频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抓拍来馆参观的人脸、人脸入库、查重比对、对可疑人员进行预警,再配以人防,就能积极有效地及时发现和处置博物馆的安全隐患。”
那么,视频人脸识别系统是如何运作以实现预防?作为一名普通游客进入上海博物馆体验视频人脸取像过程。通过安检门时,触发了摄像机取像系统,距离安检门几米远处设置的3个方位720P高清数字超宽动态摄像机便自动进行取像。系统信息管理平台于是地获取了通过安检门时正面、左面和右面3张图像以及一张半身照。通过复杂的运算,系统信息管理平台zui终存储一张zui清晰的正面照片存档入库。
随后,再一次进入安检门。摄像机再次获取图像后,图像查重比对系统随即自动检测出该对象在30天内两次入馆,并将入馆信息放进二次库。一旦有信息进入二次库,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的操作监控机便会发出声音和光线预警,并自动调出此人之前进入安检门的信息。点击照片,还可以自动播放其每次进入安检门的视频录像。
此外,针对*门、*、边防及海关等部门下发的黑名单人员,系统能够通过查重比对,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敦煌莫高窟:环境监测保证文物保管环境安全得当
敦煌莫高窟,已在60多个洞窟安装了200多个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二氧化碳监测设备,崖体内部温湿度、崖体裂隙、壁画病害等传感器。山顶和窟区布置气象站和风沙监测站,窟区安装空气监测站等。在数据采集、实时监测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的数据库,并将分析结果实时传给洞窟开放管理系统和莫高窟监测中心,一旦数值超过承载限度,系统将发出预警,并通过短信平台传给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目前,类似的监控系统在文物预防性保护领域正在推广应用,现已起到示范性效果。据国家*智慧博物馆建设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杨晓飞介绍,目前国内有4000多家博物馆,运用物联网进行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的不足100家,多为经费较为充足的国家、省级博物馆和重点遗址博物馆。而在美术馆等机构,由于保存藏品环境较为简单,因此几乎没有涉及预防性保护。“物联网技术应用是一项系统性投入,需要经费、技术、管理机制等多方面支持。”他告诉结合介绍。
其实现在已经有多种高科技手段进入展览馆、博物馆安防领域。比如在参观者无知觉的情况下自动记录其参观信息的人脸识别系统,还有可以防止文物被“掉包”的显微图像辨识技术,充分保护外出展览文物的安全。
同时各个博物馆出入口或重要内部区域,必须安装门禁通道闸机来增强其安防性,出入口安装有利于游客有序防夹安全且防漏票人员进入,重要内部区域应用防尾随可提高安全性,虽然有的博物馆已安装,但还有改造和待建博物馆需要安装,所以必须从前期就做好安防性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